

嘉南藥理大學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系郭珮君老師與鹿耳門生態旅遊發展協會執行長蔡春風共同規劃「鹿耳門龍魚公園石墩彩繪活動」,不只讓參與的同學實地見習認識台灣文化,也為發展在地特色、推動地方創生貢獻自己心力,彩繪過程中,學生們透過與路過圍觀民眾熱情互動,真正感受到「被社區需要」、「有能力為社區貢獻」,進而凝聚對台灣這片土地的認同,也達到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中做中學的目標。
這次彩繪以鄭成功登陸鹿耳門、歌頌鹿耳春潮、鹿耳連帆之盛況者及呈現鹿耳門北汕尾島,小小鹽舍漁村聚落為主題,不僅是要畫出歷史意義,還要傳達當時顯宮與鹿耳兩里居民,信仰媽祖、崇拜鄭成功,以鹿耳門天后宮為宗教、文化、政治、社教活動的過程,為培育對在地發展能創造價值的大學生,彩繪活動召集了多媒體系一年級學生及3位港生,指導老師郭珮君考量到,對以資訊背景為主且來自外地的一年級學生而言,完整呈現在地文化與特色是十足的挑戰,因此特別在出發前進行縝密多時的集訓與討論,同學們體現了團隊合作精神,認養自己可以勝任的圖畫,再互相協助共同作畫,完成了18墩紀錄鄭成功登陸鹿耳門與在地先民生活的彩繪作品。
訪客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