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孟仙、前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七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洪夢祺等人牽線,中山大學理學院院長李志聰6月5日與海洋科學學院院長廖德裕、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楊嘉棟簽署學術研究及教育推廣合作備忘錄(MOU),宣示跨域結合人工智慧(AI)與環境DNA(eDNA)技術,建立陸海生物多樣化研究平台、推動共享資料庫、保育瀕危物種、氣候變遷下生態調適策略、紮根環境教育及人才培育,擴大台灣生物多樣化研究及保育深度與廣度,廖德裕說,結合理學院鑽研陸域生態及海科院海域專長,「陸上的一切終將流入大海」,應從整體思考生態保育,他舉例研究魚類延伸環境DNA技術分析海鷗食物來源經驗,未來結合鳥類聲響人工智慧辨識技術跨環境監測,並透過新海研三號研究船,拓展海上聲音監測研究及教育推廣。
#中山大學 #高雄捷運報 #高雄在地媒體 #高雄新聞 #鮮新聞 #高雄新聞網
訪客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