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攜手遠哲科教基金會高雄辦公處 合辦科學藝術探究冬令營培訓跨域種子師
聯合國大會制訂2024年至2033年永續發展國際科學十年,國立中山大學攜手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高雄辦公室合辦為期5天 「2025遠哲ALOHA!永續發展—科學與藝術探究冬令營暨STEAM跨域種子教師培訓營」,內容涵蓋課程教學、戶外踏查、實驗實作、科普繪本教材導讀、動靜態藝術探究等,引導國中小、高中、成人及種子教師分組混齡參與,理解地球生態環境與萬物共存共榮。
ALOHA由氣膠(Aerosols)、陸地(Land)、海洋(Ocean)、人類(Human)、空氣(Air)等5單字字首,夏威夷原住民語代表仁慈友善、無私團結、同理共感、謙遜包容、有耐心,扮演促進永續發展關鍵內在特質,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高雄辦公室主任王家蓁用「地球媽媽怎麼了? 」點出地球生態環境受人類活動衝擊,台灣特有種金絲蛇等生態因棲地消失、環境污染及路殺等因素逐漸滅絕。
王家蓁、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副教授何怡璉編排、留日音樂家陳祺欣作曲蛇年賀歲版生態劇場「電子雲的冒險旅程」暖場揭幕,王家蓁飾演現代女科學家、中山大學環工所所長陳威翔化身有機化學之父凱庫勒,演繹古今科學家夢境跨時空相遇對話,重現凱庫勒夢見蛇激發靈感發現苯環結構故事,也領軍參與人員大跳分子舞,模擬不同震幅分子組成微觀世界萬物,並結合電動車之父名言及薛丁格波動力學電子雲概念,闡述宇宙萬物各具能量、一體共生。
王家蓁說,人類與萬物共享空氣,也成為疾病傳播媒介,活動規劃中山大學後醫系教授柯翠玲肺臟運作原理與實作、義守大學醫科系教授王瑜琦細菌及病毒等微生物、王家蓁致病性微生物透過氣膠傳播致病科學機制及防範措施、中山大學海工系助理教授王右仁全球暖化科學原理與全球氣候變遷現況、領先全台取得歐洲生物炭驗證(EBC certificate)光泰環能團隊負炭技術現況及生物炭手作體驗、中山大學理學院院長李志聰電池原理及水果電池實作、曾獲師鐸獎宜蘭縣員山國中教師吳宏達、陳淑華教授風能與氫能、中山大學環工所教授陳威翔淨化水魔法、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唐川禾與郭富雯人類世塑化海洋及珊瑚開箱課程等。圖/中山大學提供、文/高培德
#高雄捷運報 #高雄在地媒體 #高雄新聞 #鮮新聞 #高雄新聞網 #鮮週報 #中山大學
訪客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