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應物系副教授余進忠攜手12名學者組教學團隊力推高中物理動手學計畫
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物理系副教授、科學教育中心主任余進忠(圖一右)號召理念相近學者合組教學團隊,爭取教育部高教深耕經費挹注,力推高中物理動手學計畫,帶領高中學生運用生活素材與數位感測工具實驗,探索物理模型與自然現象,114年第二學期計畫嘉惠逾30所高中超過900名學生,續擴大延伸中南部及偏鄉地區,體現大學社會責任與高教落實基層精神。
余進忠說,計畫強調學生為主、實作導向,運用手機APP搭配橡皮筋、音叉、磁鐵、保特瓶等設計簡易物理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數據及模型差異,反思假設、重複驗證,強化理解與論證能力。
余進忠與高市鼓山高中教師協同授課,引導學生操作秤重、吊掛、測距等裝置,檢視數據變化及感測原理,透過分組討論與感測器即時回饋衍生提問,跳脫傳統追求標準答案學習模式,激發學習興趣與探究精神。
鼓山高中校長廖俞雲(圖一右二)肯定余進忠團隊攜手高中端,物理動手學計畫呼應108課綱素養導向精神,透過做中學、錯中思、反中省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及修正思維,有助學生從知識接收者變身主動建構者,同時串連學習歷程檔案、自主學習任務等設計,落實學用合一。
余進忠說,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嚴祖強發起計畫,串連台北、台中、嘉義、花蓮、台東等地12名教授,規劃暑期開設工作坊,彙整教材版本與學習成效評量指標。
「我們期待這些學生未來能將成果發展為小論文、科展或學習歷程檔案,而不是停留在一次性的作業完成。」余進忠說,團隊8月啟動教授入校指導機制,結合大學與高中端教師,強化學習支持系統,深化學生探究與表達能力。圖/高大提供、文/高培德
#高雄捷運報 #高雄在地媒體 #高雄新聞 #鮮新聞 #高雄新聞網 #高大
訪客留言討論